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1月,先后有4支红军队伍参加了长征,除了中央红军外,还有红二方面军、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。他们先后从赣南闽西、川北嘉陵江、豫东南和湘西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。四支队伍出发的起始时间、地点各不相同,行程亦大相径庭。我们所熟悉的“二万五千里长征”只是中央红军(红一方面军)的基本行程。下面小汪就几支红军队伍的长征情况分别进行介绍:
中央红军(红一方面军):1934年10月10日起,红军战士陆续从瑞金、兴国等地出发,在10月16日晚汇集到于都河畔东门渡口。从10月16日到19日,中共中央率8.6万人从此踏上了远征之路。1935年10月19日他们在毛泽东的带领下,到达了陕北的吴起镇,行程二万五千里,只剩下7000人。

中央红军长征路线
红二方面军: 1935年11月19日红二、六军团共1.7万人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,1936年7月5日在长征路上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,1936年10月22日到达宁夏西吉县的将台堡,同红一方面军会师,行程两万余里。会师时,他们部队仍有1.3万人,是三大主力红军中损失最少的。

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
红四方面军:1935年3月28日,近10万红四方面军将士,由彰明、中坝、青川、平武等地出发,跨过嘉陵江,开始了长达18个月的漫漫征程。他们数次穿越雪山草地,历经坎坷,行程一万余里,于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,与红一方面军会师,三大主力会合时,红四方面军有近4万人,是参加长征的各路队伍中人数最多的。

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
红二十五军: 1934年11月16日,红四方面军撤离后,留守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悄悄出发,以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”的名义,开始孤军长征。在四支长征队伍中,红25军远离党中央,人数最少,但孤军远征10个月的他们反而越打越强。1935年9月15日,他们艰苦转战近万里到达陕北延川永坪镇,同陕甘红军会师后,合编为红十五军团。红二十五军出发时总兵力只有2900余人,到达陕北后兵力达到3400多人,是惟一一支在长征中人数不减反增的队伍。

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
红军长征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战略转移,还为新的革命阶段的到来酝酿了力量,长征是宣言书,长征是宣传队,长征是播种机。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,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,从而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。
西门小汪